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福音
------运用经皮胆道支架联合胆管腔内综合治疗技术
一、什么是恶性梗阻性黄疸呢?
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有多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,致使胆汁排入肠道受阻、胆汁淤积、胆管扩张,胆汁入血等进而引起黄疸,常见原因有胆管癌、壶腹癌、胆囊癌、肝癌等。
二、恶性梗阻性黄疸有哪些临床症状呢?
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:
1.梗阻性黄疸症状:典型症状为无痛性黄疸;皮肤巩膜黄染、小便似浓茶、大便如陶土;
2.腹痛或腹部肿块;
3.胆管炎症状:偶尔表现为发烧、腹痛、黄疸。
三、恶性梗阻性黄疸有哪些危害?
1.恶性梗阻性黄疸可引起胆管内压力增高、肝内外胆管扩张、胆汁淤积:胆道高压使肝细胞肿胀、功能受损、胆汁停止分泌;胆汁淤积导致细胞免疫功能损害,引起营养不良、代谢障碍。胆盐沉积于肾小管、心肌和胃肠道黏膜,易引起肾衰、心功能不全、凝血功能障碍、胃肠道应激性溃疡、免疫功能低下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。
2.若不及时“减黄”,大多数患者会在短期内死亡。
四、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之省二院普外四经验体会:
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四团队为解决既往姑息减黄手段的通病:只“减黄“不控制肿瘤生长,发明了可携带1251粒子的双腔施源导管(P型管),于2011年底率先在国内为1000余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开展经PTCD途径股道支架植入联合胆管腔内1251粒子置入术,在“减黄"同时兼顾恶性肿瘤局部治疗,取得良好成效。由此孵化课题3项,申请专利3项,发表学术论文34篇,其中SC16篇。中文核心期刊28篇,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项,市科技进步奖一项。 |